小潭山溪澗水質初驗

每年七月八月是澳門的雨季,為位於離島的多個小山林帶來豐富的溪澗流水,讓平日經常到山上取水的居民更加雀躍不已,從山上溪澗流中取水,再一桶一桶背下山,帶回家中燒水沖茶。澳門飲水健康推廣協會一眾成員,在7月初,先後到位於氹仔小潭山公路旁的多個溪澗流水中抽取水樣本,帶回會址進行水質簡便測試。

首先對水質進行TDS測試,多個溪水樣本的TDS結果為26至40之間。單從TDS數據而言,水質似乎尚算不錯。然而,在進行水電解測試時,卻發現水質的確存在非比尋常的安全和質量問題。

水電解測試出現的結果,經過1分鐘的電解後,水質幾乎沒有明顯的變化,水的顏色稍為變黃了一點。再經過3分鐘後的電解,水質表面突然出現大量的黑色雜質浮現在水面上。經過4分鐘的電解後,水質又出現新的變化——水面上的黑色雜質更明顯,而水面下的水又變回清澈。

初步研判的原因是,水面積成的黑色雜質,顯現水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和細菌、地表雜質、鳥糞和草木殘留物等,經過電解的作用,使微生物和細菌等物質焦灼化而形成黑色物質浮現在水面上。因此,不難理解為什麼溪澗水不宜飲用,包括經過煮沸後,也不宜直接飲用或用來沖茶飲用。